公司動態
8月3日上午,我司特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華東調查規劃院高級工程師黃先寧專家來我司給林業部門開展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培訓會并詳細講解年度監測技術方案。培訓會還為林業工作人員在森林調查工作中實際困難和問題進行一一答疑,提供解決方案。
一、什么是森林二類調查?
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亦稱為森林經理調查。此類調查是根據國家林業局的統一部署,由省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其委托的地州市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在林業生產單位內進行。
復查間距為10年,其目的是為林業基層單位掌握森林資源現狀及動態,分析檢查經營活動效果,編制或修訂森林經營方案及有關規劃提供依據。這類調查的森林資源數量和質量要落實到小班,其準確度優于一類調查。
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對象為調查范圍內生長的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無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林業輔助生產用地以及農田林網、四旁樹等。
二、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準備階段
開展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工作分為三個階段:準備階段、調查階段、總結表彰階段。而前期的準備階段則是保障調查順利進行的重中之重,尤其是編制《工作方案》、《技術方案》和《操作細則》。對于我們開展外業調查工作,《技術方案》則是重要標準和依據。
通過此次培訓學習,我們深刻了解了關于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的內容重點、方法思路,對我省即將開展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總結了以下幾個要點:
1、以國土三調數據作為國土空間管理 “統一底版”,統一森林資源數據;
2、利用“互聯網+”和“云計算”,結合激光雷達等新技術手段實現森林資源年度出數。
3、通過建立符合現狀的森林資源年度監測體系實現森林資源發展目標的量化考核;
4、全面提升“一張圖”支撐能力,實現各部門數據協同和共享。
三、森林資源年度監測突出問題
為更好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對森林資源進行高效、精準、持續的年度監測,掌握森林資源年度變化信息。森林資源年度監測需要解決兩個突出問題是:各類土地面積的變化監測和各類蓄積量(主要是森林蓄積量)的變化監測。
(一)、森林面積的年度監測
林草部門已建立林草濕綜合監測機制。以前期 “一張圖”為基礎,將造林更新、采伐、森林撫育等森林經營活動,以及森林火災、病蟲害等自然災害導致森林資源變化情況,確定邊界,并記錄有關活動、森林資源變化等屬性信息。
(二)、森林蓄積的年度監測
通過在多次激光雷達(LiDAR)試點和當前學術研究成果,LiDAR是估測森林蓄積量的最佳手段。利用激光雷達技術獲取森林蓄積包括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模型建立、蓄積反演等四個主要環節。
四、技術路線指引
與過去以人工為主翻山越嶺、深入叢林調查的單一手段不同,這一次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更多的將以內外交互方法進行,計劃利用遙感技術影像、紅外線測高器和信息系統的無紙化采集登記等技術手段,實現遙感圖像高精確度,讓調查結果更加客觀準確,促進森林資源管理走向全面數字化、信息化。外業調查采取全面調查、抽樣調查、典型調查和重點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現地核實驗證工作。
五、成果意義
森林資源二類調査是定期全面掌握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現狀與動態變化情況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對構建定期調査與年度變更調査相結合的森林資源監測體系,檢驗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等生態建設成效有重要意義。
其調査成果將為碳匯資源本底調查提供重要依據,為科學經營管理森林資源、科學制定林業發展規劃提供更加精確、完善、客觀的數據資料,實現全省林業發展提供高效保障。本次培訓為我司后續參與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工作提供了技術指導,對明年全面開啟了外業調查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解決了此前疑而未解的思路問題。
為了能夠更好更全面地完成森林資源調查工作,我們前期將做好充分準備,嚴格學習《技術方案》中森林資源年度監測技術流程圖,以更專業的水準客觀準確地提交調查成果。